|
说起安全培训,总会让人想到授课人在台上讲,听课人坐着听,成堆的制度材料摆在面前,讲的人累,听的人烦,培训成了“走过场、老大难”。在当今海量信息充斥的时代里,面对面授课已不是获取安全知识的唯一方式,如何抓住员工的心,还需要另辟蹊径才能柳暗花明。
在企业里,安全培训是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,目的在于让员工们熟悉安全管理制度,掌握操作技能。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是否有必要让所有员工掌握“大而全”的安全知识?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哪个更重要?这需要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。
不同岗位对安全的需求各有不同,培训的方式和内容自然也不同。一线员工更关心岗位上会遇到何种危险,该怎样防范;管理人员更关心如何让安全管理落到实处。同时,越来越多的80后、90后,以及60后和70后的人员构成。年龄差不断被拉大,思想日益多样,这也为安全培训人员带来难题:如何让他们在安全的思想上统一?如何让全员乐于参与,更加“因地制宜”?聚银公司能源动力厂脱盐水组作了好的示范。班组的每名员工都可以成为授课人,不再用“高大上”的安全理论约束培训内容,即便是安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都可以成为一堂课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PPT、教育片已觉不新鲜,安全培训方式需要改变。如今,微信、QQ跃升为培训的“新课堂”,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开始建立微信群,发布安全知识。这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安全培训工作中,提升了员工的参与热情,也使以往面对面填鸭式教学变得内容更加生动,员工更易接受。
让安全培训少一些套路,多一些真诚,少一些“高大上”,多一些“接地气”,培训也会滋养出春风化雨的安全环境。(记者:王安怡)
原文网址:- http://www.yghg.com.cn/zf11_news.asp?id=4065
复制代码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