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李卫俊,秉持着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”这一理念,扎根于生产一线,从一名现场操作工成长为工艺技术员。现如今,他已担任TDI厂技术科副科长。
作为一名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,李卫俊将自身所学运用在TDI生产线当中,为丰富实践经验,他曾主动请缨担任1400单元专责。在担任专责两年的时间里,李卫俊每小时在生产现场巡检一次,掌握生产情况,查看设备异常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哪里运行不正常,哪就有他的身影,哪里有脏活累活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
在李卫俊眼中,改善的答案永远在生产现场。为了提高工艺运行稳定性,他和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,并提出多条合理化建议解决生产难题。去年,李卫俊作为主要负责人,和团队成员一起努力,完成了“减少焦油中TDA含量”“K410系统减少铁盐影响”“提高W452运行周期”等多项技术攻关项目,使得TDA产品的焦油产生量从36千克降低至25千克,W452运行周期从5天之内提高至30天左右。
TDI厂K1420塔在高负荷运行时塔顶容易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,导致排气管线堵塞。善于思考的李卫俊为解决这一问题,仔细研究了K1420塔的情况,发现问题产生原因为液体分布器与回流量不匹配,同时泪孔直径太小容易堵塞。于是他通过计算分析后,改造该塔顶的液体分布器,减少泪孔数目,扩大泪孔直径,通过工艺优化,解决了温度偏高、排气管线堵塞的问题,确保K1420塔的正常运行。
李卫俊不仅钻研着生产线的“疑难”,而且带领着同事们一起解决各类“杂症”。
今年年初,TDI生产线的员工们曾一度因光气吸收塔——K510塔压力高不能正常运行导致的一系列连锁问题而倍感头疼。李卫俊作为技术项目的负责人,及时组织技能带头人、工程技术人员召开工艺技术异常讨论会,认真分析总结,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检查方案。按照大家商量出的检查方案,他带头在现场诊断排查问题,并总结出了“看、测、算”的检查方式,其中,“看”是通过观察管线是否结冰判断设备循环情况,观看系统甲苯颜色变化判断甲苯组份是否异常;“测”是通过检测K510塔各段填料压力、填料温度及负压系统运行情况等判断问题的关键所在;“算”是通过计算液位、流量的变化情况验证“看”和“测”的结果是否正确。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,找到了问题出在 K510塔积液槽出料管线堵塞,经过四个昼夜的奋斗,他们终于将管线疏通,生产线也得以恢复正常。
扎根在生产一线,让李卫俊在不断的实践中,将理论知识奉献给了TDI生产线,获得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,在实干中不断成长。(通讯员:徐晓凤)
原文网址:- http://www.yghg.com.cn/zf11_news.asp?id=4059
复制代码 |
|